高進給銑削的原理

發(fā)布日期:2011-11-25    蘭生客服中心    瀏覽:2196












近年來,支撐高進給加工(HFM)所要求的技術一直在被快速地開發(fā)。


     使用這種技術,機床操作工能快速地去除大量的切屑并因此大幅提高生產率。
  
     HFM銑刀的優(yōu)勢在于銑刀本身和刀片的特殊幾何角度。主偏角和切削深度小,為了使平均斷屑厚度達到一個可接受的數(shù)值,每齒進給量必須很高。請看一下計算平均斷屑厚度的公式,這個理念就會變得清晰起來:


1
運行中的生產率:高進給加工允許更快的金屬切除率。



1



1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hm=fz· ( ae ) ½ ·sinK
 
Dc
fz=hm· ( Dc ) ½· 1
   
ae sinK

式中:hm——平均斷屑厚度
fz——每齒進給量
ae——切削寬度/徑向切削深度
Dc——刀具直徑
K——主偏角
高進給刀片的K角相當小(13,8°);那就是為了獲得一個可接受的平均斷屑厚度,fz值必須非常高的原因。圖表(下方中間)表示進給量(Y軸)與主偏角(X軸)構成的函數(shù)關系,當?shù)毒邼M刃切削(Dc/ae=1) 時,其平均斷屑厚度為0.1 mm。
這種類型的刀具和切削深度的另一優(yōu)勢是應力分布沿軸向直接朝向主軸,保證穩(wěn)定性并防止由橫向應力引起的彈性變形。因此,它們是可靠的刀具,尤其適用于長懸伸的粗加工以及難加工材料的切削,如高溫合金和不銹鋼。

更多相關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