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效率的車磨復合加工

發(fā)布日期:2011-11-25    蘭生客服中心    瀏覽:3163

          車磨復合機床從研制開發(fā)到生產應用僅僅經過了短短5~6年的時間,其間經過了 “以車代磨”和“車磨復合”兩個階段。

        “以車代磨”階段的主要研究方向是: 提高車削能力,改善加工質量(如高速車削零件,達到粗糙度Ra0.8);改良車床布局,豐富加工能力(在車削中心上加裝磨削主軸)等。

     “車磨復合”階段著重解決了機床復合結構的問題。具體措施包括:采用人造花崗巖床身;車削/磨削加工區(qū)域分離;冷卻系統(tǒng)/排屑系統(tǒng)分離;以及倒置立式結構等。

       目前,該類機床主要應用在批量生產和精密零件的加工制造領域 。 其加工性能主要體現在:提高生產效率、提高加工精度、降低加工成本、改善加工質量、節(jié)約生產占地、降低機床維護成本等諸多方面。車磨復合機床可以進一步提高加工能力。如擴大零件加工范圍,提高多次夾緊定位能力等。

      隨著磨削加工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,磨削加工中心的制造水平不斷提高。在提高磨削效率方面,由于零件材料的迥異,提高磨削效率所需采用的技術也不同。針對不同材料的磨削,需要選擇不同的砂輪(包括砂輪粒度、結合劑、組織密度等)、磨削參數、加工方式、冷卻方式、砂輪修整等技術,以便縮短加工的時間。

      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,最近幾年“CD”磨削的技術應用也愈來愈普遍。在機床修整的同時,進行磨削。這樣可以保持砂輪始終鋒利,具備最佳的磨削特性。如果再匹配緩進給強力磨削技術,其加工效率可以大幅提高。

       針對某些特殊的材料及應用,采用傳統(tǒng)的往返式磨削(低進刀量、快速往復)方式,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德國BLOHM公司目前推向市場的最新機床,工作臺配置直線電機驅動,往復速度可高達120m/min(實驗樣機采用200 m/min),其磨削效率比以往的“CD”磨削及緩進給磨削還要高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提高砂輪磨削的線速度,相對比較容易提高磨削的效率。但由于某些材料的難加工性,如航空葉片材料鎳合金,砂輪線速度的提高(如超過80 m/s),效果反而不佳。

        為了適應加工技術的發(fā)展,國外很多磨床制造商早在幾年前就大力開發(fā)帶自動砂輪庫的“磨削中心”。德國BLOHM公司的PROKOS甚至于拓展到鉆、鏜、銑、車、自動測量等功能,實現真正意義上的“柔性加工單元”。瑞士Maegerle公司的MGC磨削中心,零件可在一次裝夾,完成多種工藝的加工。除了提高本身的加工精度外,減少零件的裝夾時間及砂輪更換時間,也相應地提高了磨削效率。而先采用鉆、鏜、銑、車等工藝,可減少磨削余量,從另一個方面提高整個加工的效率。


佳工機電網

New Blohm PROKOS


        STUDER數控高精度萬能磨床和磨削中心,采用外圓磨削電主軸。由于電主軸優(yōu)異的運轉剛性和精度,使得主軸轉速得以提高,更重要的是獲得磨削工件的更優(yōu)表面精度。砂輪線速度從傳統(tǒng)的35m/s 提升至50 m/s,對于同等磨削時間內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提高非常有益,即相應提高了磨削效率。

        STUDER數控高精度萬能磨床和磨削中心,采用高頻內圓磨削主軸, 同等轉速主軸功率和扭矩輸出更優(yōu),同時優(yōu)化了對于高頻內圓磨削主軸的油氣潤滑控制和監(jiān)測保護,確保內圓磨削取得穩(wěn)定的高效率高精度。

       高精度生產型數控磨床配置自動上下料系統(tǒng),大大減少了加工輔助時間, 有效的改善了機床的工作環(huán)境和工作條件,是機床高精度,高效率生產的可靠保證。


更多相關信息